014【煮酒论剑】-《台湾娱乐1971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王梓钧听得拍案叫绝,结合xiao说的展历程,牛哥这番话显然是说到了重点。看似繁荣的xiao说,当下确实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,正因此才有了日后以古龙为的新派xiao说,试图用创新来留住读者。

    日本动漫此时正处于探索末期,还有两三年就进入成熟期了,到那时一部部经典动漫诞生,其冲击比现在更大。而香港剧也日渐成熟,武打明星层出不穷,将许多看纸质书的mí吸引到电视机前。

    真实的历史是:两年以后,台湾出版业沉入谷底;原本三千多家xiao说出租店,剩下不到一半,且多改为出租漫画和娃娃书为主。出版业的“龙头”真善美出版社改印“仙道丛书”,net秋出版社正计划移民美国,“海光”、“新台”出版社先后转行,“大美”、“四维”、“明祥”和“新生”,都因老板去世而停业,只剩下“光大”、“南琪”等支撑残局。

    香港界更加凋落,《xiao说周报》、《与历史》停刊,《世界》和《net秋》全赖台湾作家的作品勉强支撑。至于专出书的几家出版社,早已转了方向,唯有《世界》所属的环球图书公司和《net秋》所属的鹤鸣出版公司还偶尔将杂志上刊用的名著,集印出一些单行本,其他如“毅力”等出版社,只能靠翻印台湾的作品苟延残喘。

    也难怪,到后期的古龙创作剧本的数量,远远高于创作xiao说,因为xiao说已经没有什么市场了。

    牛哥一番话说得众人沉默,在座的都是聪明人,只是平时并不关心销售的事情,而一旦有人点醒,他们立即意识到问题的严峻xìng。

    王梓钧也知道的没落不可挽回,但却不像卧龙生几人那样有世界末日的感觉,他打气道:“我觉得这不是的末路,反而是振兴的一个机会!”

    刘兆玄不像古龙等人以xiao说和漫画为生,反而对王梓钧来了兴趣。他不经意地问道:“你说说看,是什么样的机会。”

    其他人也端视着王梓钧,看他能说出怎样惊人的观点。

    王梓钧整理了一下思路道:“社会是展的,不同时代的大众拥有不同的欣赏趋向。我敢问,诸葛先生的《一剑光寒十四州》和还珠楼主的《蜀山剑侠传》相比,孰优孰劣?”

    诸葛青云是还珠楼主的sī塾弟子,他的xiao说里到处是还珠楼主的影子,一听王梓钧问,立即答道:“自然是《蜀山剑侠传》为佳作。”

    “那若是将《蜀山剑侠传》与《一剑光寒十四州》同时摆在租书店里,是租哪一本的多呢?”王梓钧又问道。

    古龙笑道:“当然是《一剑光寒十四州》。《蜀山剑侠传》虽然神妙,可是普通读者有几个会有耐心去看?”

    “这就对了。”王梓钧拍手道,“时代在进步,阅读习惯也在转变。如果各位现在还以平江不肖生和还珠楼主的写法去创作,读者肯定不会买账,这就是现在的之于民初在写法上的转变。”

    “你是说xiao说该创新转变了?”古龙先理解了王梓钧的意思,同时他也是身体力行者。不过他创新的出点不是意识到的危机,而是为了摆脱卧龙生、诸葛青云和司马翎三剑客的影响。

    “不错。台湾的xiao说展到现在已经2o多年了,但内容、行文却渐渐进入模式化,对读者的吸引力也是越来越xiao。前些年,那些无聊的政客对xiao说制订条条框框,什么不能骂“老不死”、不能谈“贪官污吏”、不能提“朝代兴亡”、不能“引起思家、思乡”……侠客们无贪官可除,不能“替天行道”,只好一个个去找“秘笈”、挖“宝藏”,台湾也被人嘲笑为“武而不侠”。可是近几年条件已经放宽,但大家心中的尺度却还在,创作依然是老样子。就算没有日本漫画和香港电视剧进来,我看眼下的局面也维持不了多久……”王梓钧越说越jī烈,引得在场的大师们一阵沉思,只有古龙一阵欣喜,他现自己终于有了同道中人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