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现在空气没问题,在安全范围内,这种仪器我已经设置了最高限报警,如果出事,它会叫起来。” “你自己看看最高限数字,记下来,检测到这个数值就说明,你已经很危险。” “好!” 周明珠认认真真开始琢磨起这个气体检测仪,老人对她的态度还算满意,自己则是拿出了测距仪。 三个人一路往里走,不时就有测距仪的红光朝四周扩散,两个专家也开始记录数据,不时停下来,聊上几句专业名词。 周明珠听不明白就默默的记下来,打算回去好好百度学习。 等他们从外围走到深处,能感受到自身高度起码下了两三百米。 “现在是地下322米,地表温度22度,地下32度。岩石温度是34。”张继明看着温度仪的数据,“湿度还好,72%。这周围水分不多,没有湖。” “走。” 随着三个人返回,周明珠能注意到,旁边的两个人开始扫视煤炭通道,整体大小,不时伸手比划。 她忍不住提问:“张教授,王教授,你们这是在?” “这地下规划的不好,你看这通风口,这边的路要是改道到那边,整体通风要好一些。到时候如果要在这里做的话,要在那边,再搞个新风组件。”说到这张教授思索了一下,“到时候风口得往上安。” “这通道有大有小,控温很重要,怎么把每一条通道温度保持一致,要不然窄的地方冷气放的太多浪费,窄的又降不下来。” “到时候做个ai控温系统就行,腾盛别的不提就ai强。”张问山倒是不觉得这是个问题,他觉得矿井空调的问题是,怎么把电省下来? 如果一天要24小时运作,机器的省电节能功能就很重要,如果只在乎降温,那暴力机器,方法有的是把矿洞降温,不过那样成本太高了! “压缩机也是问题,越底下越得注意防爆。问题多啊。”张继明当时答应下来,也知道项目的难度,不过现在开始设想,那要注意的地方真的是多如牛毛。 得一个个攻克。 等三个人重新回到地表走出洞口,温暖的阳光照在三个人身上,他们却觉得凉爽,比下面凉爽。 …… 接下来的几天,周明珠继续跟着两位教授下洞,甚至被要求手绘了一幅图。 她不是专业的,但凭借对此地的熟悉,勉强画出了一份弯弯曲折的地图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