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:乘风而起九万里 第5章 避不开的劫-《永劫道尊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那便一去不回!”

    人生在世,总有些事情是放不下、避不开的。

    死劫在前,他躲得过这一次,也躲不过下一次。

    只有应劫,方能破劫!

    对此,轻叹一声的苏瑾也是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明知机会渺茫,却还要冒险一试,真不知该如何评价。

    想到此处,他的眼前再度浮现起当日出发之际,众多乡民哀求跪拜的场景。

    那一声声哭诉、祈求犹在耳畔。

    蓦然间,他下意识看向手中的法剑,望着银亮剑身上倒映而出的苍白面容,似乎有一个声音在问自己:你为何执剑?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蜀山剑宗,乃是云垂道州内有头有脸的剑道大宗,下设多座外门剑院,于凡间广纳弟子门人。

    传承悠久、门风严谨的蜀山位列云垂仙门正道巨头之一,凡间更是流传着“天下剑道出蜀山”的说法,也是诸多剑客的心中圣地。

    可即便如此,每次外门晋升大典成功者依旧寥寥无几。

    究其原因,正是由于蜀山对于门人弟子的要求极高!

    抛开寻常的修为、资质要求不说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名弟子的心性。

    每次晋升大典中,最考验弟子的就是剑山之试。

    蜀山祖训有言:“剑本凡铁,因执拿而通灵,因心而动,因血而活,因非念而死。”

    所以,能否明悟执剑信念,才是拜入内门的重中之重!

    只有明悟自己为何执剑,才有资格从那万丈剑山上拔出一柄独属于自己的本命法剑,进而走出自己的剑道。

    久久不语的苏瑾双眼失去焦距,整个人的气息也开始有些起起伏伏。隐隐约约间,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酝酿。

    自己为何执剑?

    自己为何执剑?

    自己为何执剑?

    一遍一遍,一轮又一轮。

    儿时第一次握剑时的兴奋,第一次仗剑远游的意气风发,一幕幕浮现在他眼前。

    从颇受期待的新秀,再到剑山之试的黯然退场;

    从他人眼中的榜样,再到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;

    从当年的万众瞩目,再到无人问津的落魄老生。

    几经沉浮的他从一开始的不甘愤恨,再到被磨平了棱角,直至淡出内门长老的视野,前前后后不过两次剑山之试而已。

    已经沦为笑柄的他,似乎已经忘记了早年握剑时的感觉。

    在那一日,漫山遍野的长剑无一响应他的呼唤,在所有人都对他失望至极的时候,他似乎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问题。

    当心中的那柄剑被磨去锈迹,一点锋锐的光亮逐渐在苏瑾眼眸中绽放。

    这道精光初时渺小,片刻后便成了熠熠明辉。

    “十年练剑,还真把自己练傻了。”

    苏瑾略有些自嘲地笑了笑,修为气息隐隐有了攀升的迹象,整个人的气质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

    我若执剑,当有披肝沥胆、一往无前之志!

    我若执剑,当有宁折不弯、铮铮不屈之骨!

    我若执剑,当有斩妖除魔、庇护苍生之念!

    连续两次止步剑山之试的他总算明白,山上数千万柄法剑为何没有一柄看得上他了。

    就以他那时的心性,碰上事情就畏首畏尾,怕是进入内门也无法走远。

    剑道崎岖,没有一往无前之心,又如何能够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?

    整个人散发出一股锋锐气息的苏瑾洒然一笑,他看了看身侧的李涵香以及周琦,重新背上剑匣,一步踏出道:

    “若是陆道友不嫌弃在下本领低微,那么苏某愿意陪你一起闯闯千坟山。”

    对于苏瑾的决定,瞪大了眼睛的李涵香有些难以置信。

    她不明白这师兄是抽了什么风,竟然打算陪眼前这个恶人去千坟山。

    “师兄?”

    “我意已决,你和周琦尽早启程返回剑院,并将此事上报院长,就说苏瑾找到自己的路了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